網頁

2020年12月1日 星期二

秦始皇陵之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又稱秦始皇陵兵馬俑、秦陵兵馬俑、秦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西陽村。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佈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佈置仿秦都鹹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墓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完成。

據目前的考證,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955.5米處,普遍認為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墓有機組成部分。1987年,秦始皇陵墓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

人殉是伴隨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 。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陽殷墟工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五千余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周禮的誕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並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列國爭霸,時代動盪,人殉復燃。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秦獻公元年(前384年),“止從死” ,秦國正式廢止人殉制度。

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

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開。


秦始皇即位後便開始興建自己的陵墓,修建過程經其一生。秦始皇陵墓總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包括現在的秦兵馬俑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帝陵。首先,各種原料來源要求嚴格,很多都是采自特定產地,由專門工匠開採、加工。在建造過程中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有歷史學家認為最多時有70萬人參加建設工程。

秦始皇陵墓兵馬俑並未在史籍上有所記載,故未被人知,也因此歷經二千餘年而能保存原貌。

1974年3月29日陝西大旱,臨潼縣村民楊志發在挖井打水時意外發現兵馬俑碎片,當時村民稱這些陶塑為「瓦爺」。

在人們初次見到兵俑時,兵俑衣着、武器的顏色還十分鮮艷,非常好看,歷經兩千年威武不減;但是在考古學家挖出土時,受空氣氧化影響,數分鐘內即漸漸剝落消失,只剩下一般大眾印象中的陶土色。

1976年5月,正在訪華的李光耀聽到陝西臨潼發現了真人大小的兵馬俑的消息,極為震驚。5月14日,李光耀乘車來到兵馬俑發掘現場參觀,成為首位參觀兵馬俑的外國領導人。

1976年-1978年,考古隊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人員,各項發掘工作全面開展。

法國前總理希拉克:“世界第八大奇跡”

1978年9月,希拉克在參觀完兵馬俑後驚嘆道:“世界上有七大奇跡,秦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於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的說法不脛而走,如今已成為秦兵馬俑的代名詞。

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


隨著秦始皇陵的考古遺址一一地被發掘,一同陪葬在地底下的千軍萬馬,終得出土見日,後人也得以親眼見識千古一帝當年的霸氣與野心!雖然對它規模龐大的陣仗讚歎不已,卻又不免對於一眼望去的單色風景而略感無趣!

建築結構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裡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墻。墻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墻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席,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坑頂至坑底內部的空間高度為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內用夯土填實,於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 兵馬俑坑

一號坑

1974—1977年在秦始皇陵東1千米處,發掘出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馬俑坑。一號坑在南,東西長216米,寬62米,面積13260平方米。二號坑東西長124米,寬98米,面積為6000平方米。三號坑面積520平方米。共出土武士俑800件,木質戰車18輛,陶馬100多匹。按兵馬俑現有排列形式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戰車100輛,戰馬100匹。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

一號坑的發現,緣於1974年3月,兵馬俑面世,當時下和村農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剛好開在一號坑的東南角。1974年7月中旬,由陝西省博物館、文管會、臨潼縣文化館聯合組成的考古發掘隊進駐秦俑坑工地。隨著工作範圍的不斷擴大,1976年—1978年,考古隊又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方面的人員。一號坑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0多個修復組展開對兵馬俑的大規模修復。

一號坑的東端排列著全身穿著戰袍的戰士俑210人,其餘每排68人,前後、左右成行,共計204人,組成方陣的後衛。坑的中間,排列著有38路戰車和步兵的縱隊,組成軍隊的主體。

二號坑

隔梁旁等距離分布著立柱,起加固隔梁的作用

一號坑是農民打井偶然發現,而二號坑則是考古工作者經過鑽探的科學發現。1976年4—5月間,考古隊在一號坑的東端北側有目的的鑽探工作中,於4月23日又發現了一個有兵馬俑的坑。

1994年3月1日,二號坑保護大廳竣工後,舉行了隆重的二號坑開工典禮,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親臨現場,宣布了二號坑發掘工作的正式開始。為了保證這一重點考古工程的科學化、規範化,國家文物局專門成立了二號坑專家組,以指導考古發掘工作。

秦始皇二號俑坑呈曲尺形,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複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余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2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

俑坑中被大火燒過的鋪地磚

坑內布局分為4個單元。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采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俑坑內的108件騎兵俑是中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數量眾多的古代騎兵的形象資料,特殊的裝束也與騎兵的戰術特點密切聯繫。秦俑二號坑出土的弓箭手、輕車兵、騎兵俑等,首次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騎兵、輕車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資料,在古代軍事史的研究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號坑

三號坑的發現,同二號坑一樣,是考古隊經過鑽探的結果。繼一、二號兵馬俑坑之後,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號坑西端北側25米處,鑽探發現了一個陪葬坑,根據發現的先後,編號為三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三號坑位於一號坑西端北側,與二號坑東西相對,南距一號坑25米,東距二號坑120米,面積約為520平方米,整體呈凹字形,由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組成,車馬房中有一輛駟馬戰車及四件兵馬俑,三號坑共可出土兵馬俑68個。從3號坑的內部布局看,應為一二號坑的指揮部。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艷。

春秋戰國之前的戰爭,指揮將領往往要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所以他們常常要位於卒伍之前。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戰爭規模的增大,作戰方式的變化,指揮者的位置開始移至中軍。秦代戰爭將指揮部從中軍中獨立出來,這是軍事戰術發展的一大進步。

指揮部獨立出來研究制訂嚴密的作戰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揮將領的人身安全有了進一步的保證。這是古代軍事戰術發展成熟的重要標誌。三號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發現時代最早的軍事指揮部的形象資料。建築結構,陶俑排列,兵器配備,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揮部形制、卜占及出戰儀式,命將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飾、裝備等問題的珍貴資料。

四號坑

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據推測是因為秦末農民起義等原因未建成。

秦俑特點

兵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手法細膩、明快。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都不一樣。人物的發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異。從他們的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總體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獨有的威嚴與從容,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

兵馬俑雕塑採用繪塑結合的方式,雖然年代久遠,但在剛剛發掘出來的時候還依稀可見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繪飾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傳神,構圖巧妙,技法靈活,既有真實性也富裝飾性。正因為如此,秦兵馬俑在中國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從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個陶俑、陶馬來看,幾乎無一雷同。

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秦國實行全國徵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群體中包容著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群體更顯得活躍、真實、富有生氣。

兵俑彩繪

根據考古學家與文物專家的證實,二千年前的兵馬俑士可是一群繽紛絢麗的彩色陶俑!數以千計的陶俑、陶馬都經過精心彩繪。只是大部分的色料無法通過長時間的考驗,加上開挖後一旦接觸了空氣,附著在身上的生漆顏料就會開始氧化剝落,數千年的璀璨,只稍短短幾分鐘,一切就歸於平淡!

陶俑的顏面及手、腳面顏色均為粉紅色,表現出肌肉的質感。特別是面部的彩繪尤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連眼睛的瞳孔也彩繪的活靈活現。陶俑的髮髻、鬍鬚和眉毛均為黑色。整體色彩顯得絢麗而和諧。同時陶俑的彩繪還注重色調的對比,個體整體間均有差異,不同色彩的服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強了藝術感染力。陶馬也同樣有鮮艷而和諧的彩繪,使靜態中的陶馬形象更為生動。

秦始皇陵冢一號坑。曾經壯麗非凡的兵馬俑,美麗的原色,早已隨著漫長歲月以及和空氣的接觸而斑駁。

為一號坑當時的彩色模擬圖

實際上兵馬俑原漆有紫黑紅綠等十種顏色,但常出土與空氣接觸不到五分鐘即氧化剝落。


2009年採用中德合作的彩繪保護技術成功將出土兵俑顏色留存下來;在2015年日本NHK特集節目裏,經處理的殘留顏色兵俑,已可暴露於空氣中展示。當中尤其以「漢紫」(Han Purple)最受矚目,1950年代合成紫色出現前,人們是用顏色調合方式配出紫色,然「漢紫」卻是人工合成的矽酸銅鋇顏料(BaCuSi2O6)。

用色大膽對比強烈

研究後發現,秦俑的彩繪塗層十分豐富,主要有紅、黑、紫、藍、赭紅、白、綠等,深淺層次各有不同,表現出用色的多樣性。色料的主要成分為天然礦石:紅色為辰砂、黑色為木炭、紫色為辰砂與矽酸銅鋇、藍色為藍銅礦、赭紅為氧化鐵、白色為鉛白與高嶺土、綠色為孔雀石。


針對已出土陶俑身上的衣物做初步分析,他們的衣飾色彩十分豔麗,但卻沒有統一顏色,大致上來說,以紅色、綠色、紫色和藍色為使用之大宗,由此可推斷,這四種顏色應該是秦俑服飾的主要用色。


原色保存難度頗高

為了保存出土兵俑的原色,目前已研發出二種保護方式:一是利用PEG(聚乙二醇)和加固劑(聚氨酯乳液),前者可用來吸收環境中的水氣,減緩生漆層的水分流失,保持溼潤,之後讓加固劑在彩繪完全乾燥前,塗在文物上,讓彩繪與空氣隔離,以達到保護的目的;

殘留的顏料隱約透露出2千多年前,兵馬大軍陪葬時選用了大膽的色澤。這隻斷臂重現了典型的鎧甲:數片塗了生漆的皮革,以紅索紮牢,手部則捏塑成握兵器的手勢。
(攝影:O. LOUIS MAZZATENTA,《國家地理》雜誌2012年6月號

二是採用甲基丙烯酸羥乙酯滲透、雷射照射加固法,先利用小分子的甲基丙烯酸羥乙酯滲透到彩繪層,再利用雷射光源,讓液態小分子變為長鏈固體的大分子,藉此達到固定的作用。使用上來說,前者實用性較好,而後者的保護效果更佳。

陶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有人說這是世界第八奇蹟。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二千多年來,秦始皇獨擁一批千軍萬馬在地底下一同長眠,雖然人們無法得知他是否如願在冥界繼續稱霸一方,但隨著陵墓的出土,這群被指派永世護衛的部隊大軍,其壯盛威武的氣勢居然能千年不減,讓人不由得不相信,秦皇帶著這群俑士們,也許真有一統幽冥的可能!

兵馬俑的陪葬坑大致為坐西朝東的方位,這是因為東方是秦朝帝都最容易被入侵的方向。粗略估計約有8000名將士守護著秦始皇陵,主要可分為軍吏和士兵二大類,以目前發現地底規模最大的一號坑來說,隊伍的前排與二側,站的是使用弩弓等遠程兵器的武士,而軍吏和持短程武器的士兵、以及配備弓箭的戰車御手,則站在軍隊的中央位置。軍吏之中,又有低階、中階、高階之別。


秦俑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先要用泥捏塑出陶俑的頭、手、足等部分,身體則用泥條一圈一圈盤築而成;接著將身體各部分拼接好以後,在表面進行雕刻、拼貼、對細微處進行修改,才將這些半成品放入爐中,用1000攝氏度上下的溫度燒制成俑。

最後,還要在陶俑上添加豐富的顏色,使陶俑更加生動。在陶俑中,找不到一個相同的面容,秦俑身上的每一個細節,比如說頭上的髮髻,每個陶俑都截然不同,普通的兵士都戴著軟帽,而高級軍官則戴著製作精細的頭冠。

想要分辨兵馬俑的階級身分,可仔細觀察他們的髮型與頭飾:以軍吏來說,他們會佩戴有裝飾的板冠;而士兵則是頭戴介幘或束髮綰髻。

軍吏們會佩戴有裝飾的板冠;而士兵則是頭戴介幘或束髮綰髻。他們的頭飾分別為:輕裝武士、鎧甲武士、低階軍吏、中階軍吏、高階軍吏(將軍)、戰車御手。

修復一個兵馬俑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也能從側面反映出了古人製作的精湛,就算在今天也不能相提並論,這種精巧的技術使人震撼。

類別

兵馬俑除了數量龐大,表情、穿著和階級也都相當豐富,從身份上區分,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軍吏又有低級、中級、高級之別。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鎧甲也有區別。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三類。根據實戰需要,不同兵種的武士裝備各異。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彩線輓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有不同之處。

所有的俑可細分為九種,按照作戰功能的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以下:

兵馬俑

軍官

1) 軍吏俑(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


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下級軍吏在兵陣中,以口令指揮陣勢。

中級軍吏俑

下級軍吏俑

2) 高級軍吏俑(頭戴鸚鵡冠,兵馬俑中最稀少的角色,目前出土不到十件)


俗稱將軍俑,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其共同特點是頭戴鶡冠(雙卷尾冠),身材高大魁梧,氣質出眾超群,具有大將風度。戰袍將軍俑著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嚴。

士兵

3) 步兵:武士俑


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約1.8米,兵馬俑當出土數量最多的角色。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多,可依著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


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佈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佈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佈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氣質昂揚,靜中寓動。

弩兵

4) 立射俑


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著輕裝戰袍,束髮輓髻,腰系革帶,腳登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


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並為後世所承襲。

5) 跪射俑



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


秦始皇陵兵馬俑二號坑東端的陣型前鋒出土了160尊跪射俑,他們頭輓髮髻、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輓一髮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曲蹲,右膝著地,上體微向左側轉,持握弓箭的雙手置於腰間,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眼睛注視正前方,面容鐵一般冷靜,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

抵禦住時間腐朽萬物的力量,戰士們還在等待號令——隨時準備重返戰場。


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跪射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細,對表情神態和髮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畫生動傳神,並且文物原本的彩繪保存狀況極好,真實表現了秦軍作戰的情景。

秦兵馬俑坑至今已出土清理各種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人工修復。而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尊未經人工修復的,被稱為“鎮館之寶”。這得益於它的低姿態。

首先,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兵馬俑坑都是地下道式土木結構建築,當棚頂塌陷、土木俱下時,高大的立姿俑首當其衝,低姿的跪射俑受損害就小一些。


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個支點呈等腰三角形支撐著上體,重心在下,增強了穩定性,與兩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傾倒、破碎。

因此,在經歷了兩千年的歲月風霜後,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它被稱為兵馬俑中的精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傑作。


放低自己,是一種哲學,更是一種以退為進的大智慧的生活態度。

騎兵

6) 騎兵俑


出土於一、二號坑,有116件,主要與獨立戰車相配合。在秦兵馬俑中,除了數以萬計的士兵俑之外,還有與之相配套的兵器和馬俑,共同組成了秦始皇的地下兵團。專家們在清理兵馬俑時,對其中的馬俑尤為好奇,因為一直以來,學術界對秦始皇的騎兵都十分關注。

從史料記載來看,秦始皇騎兵神出鬼沒,所向無敵。比如,司馬遷在《史記》中多次提到,秦軍和趙軍對抗時,秦軍曾以5000騎兵,在一夜之間斷了趙軍的糧道,使之徹底陷入困境,最後為長平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但遺憾的是,司馬遷惜於筆墨,沒有對秦軍騎兵做詳細的記載,因此就給專家們留下一個大大的疑惑,究竟秦軍的騎兵是什麼馬匹,他們使用什麼武器呢?又是如何作戰的呢?好在秦兵馬俑中的馬俑,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


在對馬俑的發掘過程中,專家們並沒有發現馬鐙,即懸掛在馬匹兩側,用於上馬和騎馬時固定腳的鐵環。因此,在馬匹高速奔馳的過程中,人在馬上很不容易固定,也就無法使用長兵器作戰,那秦軍騎兵用的是什麼武器呢?


後來專家們在馬俑身邊,發現了一些箭簇和弓弩,因此推斷秦騎兵用的是遠距離射擊武器。既然知道了用什麼武器,也就能知道作戰方式。對於射擊武器來說,可選擇的作戰方式只有突襲,在一通亂箭之下讓敵人措手不及,放完箭後再迅速撤退。


從這種特殊的裝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古代騎兵戰術出發,騎士的行動敏捷是一項基本的要求。二號坊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因而對研究當時騎兵服飾和裝備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資料。

7) 馬俑

在秦兵馬俑中,馬俑的數量雖遠不及人俑,但專家們經過數年的清理,一共出土完整的馬俑有100多匹,與真馬一般大小,雙耳挺直、雙眼圓睜,精神煥發,另外還有不少支離破碎馬俑亟待專家們修復。

鞍馬


出土於二號俑坑,從完整的100多匹戰馬俑來看,它們的大小和真馬完全一致,其高度也都完全相同,經專家們測量,通首高1.72米,至髻胛高1.33米。從馬的形體方面觀察,俑坑出土的陶馬個頭不大,頭部較重,鼻骨隆突,頸厚稍短,髻甲低,脊背寬博略向下凹,胸部較廣,四肢發育較好,屬於力速兼備的輓馬型,也是騎乘的良馬。

從雲夢秦簡有關律文看,鞍馬主要來源於官府的廄苑。縣司馬掌管縣廄苑中軍馬的調教與選拔,因此軍馬的優劣與縣司馬有著直接的關係。秦向來以養馬著稱,到秦王朝時養馬業更盛,中央和地方都有養馬的廄苑,以供騎兵和車兵的用馬。 


由此可以斷定,秦軍騎兵的戰馬高度,應該也在1.33米。因為從史料文獻和考古發現來看,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很多東西都有了嚴格統一的標準,而且從不輕易更改,所以挑選戰馬的高度也一定是統一的。

車馬

史料記載,秦國的戰馬品種優良,那究竟好在哪裏呢?專家們通過對馬俑的研究,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即「探前撅後」。因為專家們測量發現,馬俑前蹄到後蹄的長度將近2米,而且馬俑的小腿看起來十分粗壯有力。

因此秦馬前蹄往前一撥,就能探前並立馬竄出去,然後後蹄一蹬,就能撅後並立馬站起來,所以既有爆發力,又有靈活性。其實,從秦人靠遊牧起家的這一點看來,他們對馬匹的馴養方面,都有著幾百年的經驗。


這是一號兵馬俑坑中出土的駕車的陶馬,此組陶馬造型準確,風格寫實,表現手法有詳有略,繁簡結合。陶馬是以秦宮的真馬作為原型塑造的。看起來體格健壯,似乎隨時可以上戰場一搏。馬身高2.1米,通首高1.72米,雙耳前聳,張口做嘶鳴狀,尾巴微微翹起。馬的體形不大,頭較寬,脖頸短,屬於河曲馬種。馬前的地面上有車轅和半個車輪遺跡,車輪原位於馬後,因經人為的擾動而移於馬前。

戰車系統

8) 馭手俑


即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著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

由於古代戰爭中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馭手在古代戰爭特別是車戰中,地位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係著戰爭的勝負。


兵馬俑坑中的每乘戰車前都駕有四匹陶馬。

陶馬的大小和真馬相似,身長約2.10米,通高1.72米。四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縛尾,舉頸仰首,張口作嘶嗚狀。中間的兩匹服馬雙耳前聳,目光前視;兩側的驂馬脖頸分別向外側微微扭轉,躍躍欲行,異常神駿。

秦俑坑出土的陶馬,與秦始皇帝陵園內馬廄坑出土的真馬的體長、身高、身軀各部分的比例等基本相同,說明它們是以真馬作為原型塑造的。

馬的主要特徵是個頭較小、脖頸短、頭部寬闊,屬於河曲(今甘肅洮河一帶)馬種。 

9) 軍士俑


一般戰車上有二十名軍士,負責在戰車上殺敵,分別為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著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矛、戈、刀、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

從秦俑坑戰車遺蹟周圍發現的兵器看,秦代戰車上的車左和車右均手持戈、矛等格鬥用長兵器及弓弩等致遠兵器,說明戰車上車左、車右的分工並不十分明確。在戰車上,除了矛馭手和車左、車右俑外、還發現有指揮作戰的軍吏俑。軍吏有高低之分,負有作戰指揮的職責。

兵俑和所配武器

歷史學家推測當時的武器是由上千甚至是萬名工匠加工燒制,全部為手工勞動,沒有使用模具,但有八種常用臉型再做細部修改,並以裝配線方式組裝起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陶俑容貌各異,體態各不相同。所有陶俑的製作均按照秦軍編制,包括各級軍官、各兵種、戰車、馬匹等。在形狀加工好之後,陶俑著色燒制。最後再加上真實的兵器、裝備。各道加工完成後,按照秦軍作戰部署分兵種、級別逐一排列位置。因此有人認為我們看到的兵馬俑,是秦軍的精確複製,另存在一種觀點,即兵馬俑的儀仗性質多於實戰,不具有代表性。但兵俑的確完美再現了秦軍的風範,軍事學者可以通過兵俑增加對「強秦」的了解。由於陶俑的原形來源於真實的秦軍將士,所以有研究者嘗試通過他們的容貌了解秦代的風土人情。諸多兵器上鑄有「相邦呂不韋造」字樣也定死了兵馬俑製造年代,從而屬於秦始皇的陵墓構成部分再無疑義。[3]

從兵俑和所配備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結論是,秦軍的弓箭部隊配備多種箭矢,以應對複雜的戰況。

秦軍兵俑不戴頭盔。有專家說,「不戴頭盔是為了在戰場上顯出英勇的氣勢,可以壓倒敵人。」有專家說是因為當時「刀」還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當時的步兵武器主要是「刺殺武器」,如戟、劍。步兵作戰,長距離用「戟」,近戰用劍。因這些兵器大多用青銅製成,韌性差,砍殺時易折故多製成刺殺兵器。使用這些「刺殺武器」,攻擊的部位大多是胸、腹部,因此秦兵馬俑大都披有胸甲。因為作戰時頭部被「劈砍」的概率較小,普通秦軍士兵是不戴頭盔的。綜合漢朝軍隊的情況來看,不戴頭盔可能不是個別現象。漢朝步兵普遍不著頭盔和護膊,頭戴武冠。

另有一說兵馬俑不配戴頭盔,肇因於會遮蓋士兵的面容,這與不選擇大量製造相同人俑而選擇真人面相的製作理念相違,故兵馬俑之士兵不穿戴頭盔應極其合理。

爭議

發現者

2015年6月1日,據中國之聲報道,秦始皇兵馬俑景點內售賣的由秦俑發現人簽名的紀念書籍的簽名頗受爭議,每次所簽出的簽名都不一樣,有學者認為此舉誤導遊客。另外,秦始皇兵馬俑發現人也一直有爭議,先後出現過「三人說」、「七人說」、「九人說」,但各方說法不一。從考古意義上來說,秦俑的真正發現人是原臨潼博物館館長趙康民。

希臘影響假說

主持過秦始皇陵考古發掘研究工作的段清波教授,與英國盧卡斯·尼可(Lukas Nickel)博士皆認為兵馬俑可能受到古希臘雕像文化影響。蓋因出土距兵馬俑前100年內的秦墓兵俑並不像兵馬俑如此巨大寫實,往後80年漢皇帝墓俑亦小巫見大巫。不光兵馬俑、青銅馬車等精細作法,秦始皇巡狩天下所留之刻石,也是以往中國沒有的。秦國位七國最西之處,既然可接納東方六國技術、文化、人材,同理吸收西方來的文化應無隔閡才是。

盧卡斯·尼可(Lukas Nickel)認為依據主要有四點,包括:

在新疆地區發現了歐洲人BC300年前的人體線粒體遺傳基因,表明早在絲綢之路開通前有歐洲人在中國活動。

於秦始皇以前,大陸並沒有製作過真人大小的雕像,此想法很可能來自亞歷山大大帝的運動。
新翻譯的古代資料中說明,秦始皇建造兵馬俑的靈感來是來自西方12尊真人大小的雕像。

秦皇陵附近出土的舞女及馬戲雜耍雕塑,都明確地表現出運動中的骨骼、肌肉和肌腱結構,於逼真程度上能與希臘大師的作品媲美。

近代西方考古學家和藝術史學家一直希望找尋世界各地藝術和建築作品上的希臘文化印記,這種做法是源於「希臘中心主義」,該主義否定一切非希臘文明的歷史價值,然而兵馬俑之藝術體現並沒有妨礙到其作為該地區獨立發展的合理性。

針對盧卡斯的論述,反對者提出下列觀點:

兩者在製作材料、製作工藝上的巨大差異。希臘雕像多是以大理石雕刻而成;而秦兵馬俑則是以陶瓷製成,是一件陶藝作品。

兵馬俑的製造動機有明顯的中國傳統因素。在兵馬俑這類人俑前,中國有人殉習俗,秦國並不鼓勵這類當時被視作陋習的習俗,講求傳統而革新出全身像人俑應屬合理且獨立的演變。

在新疆地區的人群中的人體線粒體遺傳基因雖然與生活在歐洲的某族群相類似,但並不一定就是希臘人,而事實上一些希臘人獨有的遺傳基因並沒有能夠在新疆地區的人群中找到。盧卡斯·尼可只留意到兩者的相同之處,而沒有辦法看到他們之間明顯的不同之處。

兵馬俑之藝術體現並沒有妨礙到其作為該地區獨立發展的合理性。

中國以往古代文獻對兵馬俑並無記載及描述,因此盧卡斯所指之翻譯資料有偽造之嫌。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設於兵馬俑坑原址之上,位於西安市臨潼區東7.5公里的驪山北麓,西距西安37.5公里。於1979年10月1日開放。首先開放一號坑,至1991年9月,三號坑正式對外開放。1994年9月,二號坑以邊發掘邊展出的方式向外界開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