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ASRock 引爆 USB 3.1 Type-C 新世代

  由第一代通用序列匯流排 USB ( Universal Serial Bus )介面的出現,從 1.0 版本發佈到現在近 20 年的時間,讓電子通訊標準建立了互通性。為了進一步滿足 21 世紀各款行動設備及裝置間的互連方式,新一代 USB 3.1 Type-C 介面正式面世。 ASRock 亦宣佈旗下 X99/Z97 等多款型號產品支援 USB 3.1 Type-A 以及 Type-C 介面,提供高達 10Gb/s 的傳輸速度。

  ASRock 了解用家對 USB 介面速度上的要求,率先宣布旗下 X99/Z97 多款主機板支援全新 USB 3.1 介面,並由 2015 年三月底起陸續鋪貨至各大通路。 ASRock 承諾未來將會陸續讓更多型號產品加入支援 USB 3.1 的行列之中,讓更多用家可以享受暢快的 USB 3.1 10Gb/s 極速。

Z97 Extreme 6 USB 3.1X99 Extreme6 USB 3.1
Z97 Extreme6/3.1 附送 USB 3.1 Type A+C 卡、 X99 Extreme6/3.1 內建 USB 3.1 Type-C 埠及附送雙埠 USB 3.1 Type-A 卡
ASROCK USB 3.1ASROCK USB 3.1
USB 3.1 介面提供高達 10Gb/s 頻寬

  最新的 USB 3.1 相較 USB 3.0 的頻寬由 5Gb/s 直接提升至 10Gb/s ,同時採用更有效率的編碼方式,並可完全向下支援 USB 2.0 及 3.0 裝置。除了目前較流行的 Type-A 介面,全新 USB 3.1 帶來嶄新小巧的 Type-C 介面,而 USB 3.1 Type-C 沒有正、反之分, 2 個方向都可插入。同時, USB 3.1 介面可承受高達 1 萬次插拔,另外為了滿足現今行動設備的充電需求,相較於只能提供 0.9A 的 USB 3.0 , USB 3.1 Type-C 標準線材可支援高達 3A 的電力傳輸,讓新型手機、平板、行動電源等設備都能擁有最快的充電速度。

  首款 ASRock Z97 主打機種為「 Z97 Extreme6/3.1 」,將搭配一張 USB 3.1 Type-A + C 卡上市,而 X99 則推出「 X99 Extreme6/3.1 」,會以背板內建 1 埠 USB 3.1 Type-C ,並且搭配一張 USB 3.1 雙埠 Type-A 卡發售。 USB 3.1 介面結合 ASRock 9 系列主機板獨家超合金 Super Alloy 用料,主打特色更包括 XXL 超合金散熱片、亮黑 PCB 、優質合金電感、 60A 高效電感、 Nichicon 12K 白金電容、 M.2 PCIe Gen3 x4 32Gb/s 插槽等,讓 ASRock Z97/X99 成為 USB 3.1 主機板的一時之選。

ASROCK USB 3.1

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COUGAR PowerX 系列電源供應器外觀前衛

  為了令電腦平台運作時更穩定, COUGAR 推出 PowerX 系列 550W 及 700W 型號電源供應器,採用最新的 ATX12V 技術支援多 CPU 和多 GPU 平台,而且更獲 80Plus 銅牌認證,提供高達 87% 的效率。

  COUGAR 推出 PowerX 系列 550W 及 700W 電源供應器,以橙色和黑色兩種前衛的顏色外觀設計,兼容最新的 PC-TECHNOLOGY 技術,可支援最新的 ATX12V 規格及 Multi-GPU 技術,並提供支援 PCI Express 2.0 的下一代圖形卡 8 ( 6 + 2 )針 PCI-E 接頭。

  PowerX 系列電源供應器獲得 80Plus 銅牌認證,效率高達 87% ,而 PF 值高達 99% ,提供可靠及穩定的電力供應。同時,電源供應器用上高耐用日本電容器,經官 方測試在 40°C / 104°F 的環境溫度高溫下仍可保持高性能運作。另外針對聲噪的問題加入超靜音及溫度控制的 120mm 風扇,風扇以最佳的空氣動力學打造並可調整風扇的旋 轉速度,即使在最高水平旋轉,風扇仍然能保持寧靜運作。

COUGAR POWERX

  電源供應器另一賣點為加入動態雙 12V 設計,雙 12V 線路自動分配個別電源到 GPU 和 CPU ,如用家沒有使用所有輸出線,電源自動重新連接到未使用 的線路所需的功率,此舉可提高 12V 線相當於在 SLI 或 CrossFire 模式的高端顯卡系統的性能。並提供高電壓的穩定,以保持安全組件。

  COUGAR PowerX 系列電源供應器獲 ErP Lot6 2013 ,在 PC 關機模式功耗 <0.45W ,並兼容 ENERGY STAR 5.0 的主機系統,同時提供 5VSB OVP 設計,防止電壓損失並全面保護用家的 USB 設備。

更多有關 COUGAR PowerX 系列電源供應器資料,請瀏覽:

COUGAR POWERX

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TP-LINK Archer T4UH 無線接收器

  TP-LINK 繼早前推出 Archer T4U Dual Band 無線接收器後,最新推出升級版 Archer T4UH ,加入兩條外置 High Gain 特強增益天線及附送一米長 USB 3.0 增長線,可提供 AC1200 867M@5GHz + 300M@2.4GHz 傳輸速度,在進行遊戲及網上串流時更加得心應手。

TP-LINK Archer T4UH
  全新 TP-LINK Archer T4UH Dual Band 無線接收器以白色的機身設計,支援 2.4GHz 和 5GHz 兩個工作頻段,可根據周邊環境及設備情況自由選擇其中一個工作頻段,有效避開無線干擾及網路堵塞。 2.4GHz 頻段採用 802.11n 技術,無線速率可達 300Mbps , 5GHz 頻段則採用 802.11ac 技術,無線速率最高可達 867Mbps ,並支援目前主流的 Windows XP/7/8 作業系統。

  Archer T4UH 具備 USB3.0 連線功能,傳輸速度是 USB2.0 的 10 倍,傳輸速度更流暢。接收器具備兩條指向性 3dBi High Gain 雙頻天線,大大提升接收無線訊號的能力。配合附送的 1 米 USB3.0 延長線,更能因應環境所需,把 T4UH 放置在不同位置,提供更大的 Wi-Fi 覆蓋範圍。

  同時, Archer T4UH 採用 2T2R MIMO 天線技術,利用多支內置天線進行同步訊號收發,大幅加強無線接收能力及無線信號的穩定性。除此之外, Archer T4UH 支援 WPS(Wi-Fi Protected Setup) 按鍵無線加密功能,除提供 PIN 輸入,更全新於機身上增加 WPS 按鈕,只需簡單於路由器的 WPS 按一下,再於接收器上按一下,就能進行加密連接,防止未受認證的人佔用無線網絡資源,用家亦可自由選擇使用其他如 WEP 、 WPA/WPA2 等無線加密技術,達到更佳的加密效果。

據代理商 Everbest 表示, TP-LINK Archer T4UH 無線接收器建議零售價為 HK$398 ,並提供 18 個月保固服務。


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穩定肩關節重要的旋轉肌群/袖(rotator cuff)

   
關節是人體當中活動度最大且相當複雜的一個關節,因肩關節使用度高,一旦有問題通常都相當的難解決。
旋轉肌群/旋轉肌袖(rotator cuff)對於棒壘球、羽網球和游泳選手以及要大量旋轉肩關節的運動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肌肉群,雖然旋轉肌歸類在小肌肉群,並非主要的力量來源,但它在肩關節大範圍活動時,扮演著穩定上臂肱骨和肩膀的重要角色。

旋轉肌群
 旋轉肌群由四條小肌肉所構成:supraspinatus 棘上肌、infraspinatus 棘下肌、subscapularis 肩胛下肌和teres minor 小圓肌,與三角肌(deltoid)協同運作,讓肩關節得以做出複雜的三度空間動作;旋轉肌群四條小肌肉的肱骨附著處皆位於結節,與其說四條肌肉和肱骨結節"連結",倒不如說"包覆"著肱骨結節還比較貼切。肩胛下肌從身體正面包覆結節;棘下肌和小圓肌從身體背面包覆結節;棘上肌從肩膀上緣包覆結節。這種包覆的情況就像短袖的袖子(cuff)一般,這也是為何中文將其譯為"旋轉肌袖"。

受傷機轉
旋轉肌群的損傷,直接影響到肩關節的穩定度,進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性障礙。通常舉手過肩的活動很容易使得肩膀旋轉肌的傷害,當手臂上舉時,旋轉肌袖包覆結節的地方將會往上頂,然後與肩峰 (acromion) 的骨頭產生摩擦 (結節跟肩峰之間還有滑囊做為緩衝),當旋轉肌袖長時間不斷地與肩峰摩擦、夾擠,肌袖的部份就有可能因耗損而破裂,也就是俗稱的旋轉肌撕裂傷 (rotator cuff tears)而且因為肩膀的肌肉群組,只要其中有一條肌肉出現問題,就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其他肌肉甚或其他關節。所以應該一開始就避免讓傷害發生。

引起肩關節旋轉肌腱炎的原因眾多:外力撞擊或跌扭傷過多的上舉動作搬運重物重覆投擲動作、或是肌腱本身過度使用導致發炎及退化等等。這樣的疼痛問題通常發生在以下的運動員身上:棒壘球、羽球、網球、自由式和蝶式的泳者、保齡球、標槍或過肩的重量訓練。也會發生在粗重工作者,常搬重物或肩膀重複上下之工作如擦洗玻璃、牆壁。

肌腱炎的程度可分為三級

       輕度:肌腱有一小部分的肌纖維撕裂,在肌肉用力時或按壓患部時,才會引起疼痛,外觀並無特殊異常。

       中度:肌腱有相當多的纖維斷裂,併發血腫現象,受傷肌肉其肌力減弱、功能性受到限制,外觀可能有腫脹現象。

      重度:指肌腱全部斷裂,此時肌肉完全失去功能,無法做出自主性動作,斷裂的肌腱縮至兩端點處。

五項避免受傷的基本要素 

運動的相關技巧:運動技巧不良通常會導致表現不佳及受傷疼痛。尤其是在很多運動過程中手要抬高超過頭的動作。 

柔軟度:肩膀周圍的柔軟度是需要有個別差異的。對於比較大的肌肉,柔軟度可以提供軀幹、骨盆、肩胛骨及肱骨的活動。 至於旋轉肌則是控制肱骨頭的動作,因此有時候不是要求要有多大的柔軟度,柔軟度的平衡有時候更顯得重要。 

核心穩定力:如果在頸椎及腰椎的核心肌群不夠穩定,運動時將有過多的壓力加諸於肩關節上。
旋轉肌的訓練與控制: 旋轉肌控制的肩胛骨及肱骨的相關位置,因此如果控制無法得到平衡,就會產生許多人體生物力學上的損傷。

整體的肌肉力氣:除了以上所提,整體的肌力也會影響肩膀的表現。

預防及處理原則

運動前應熱身,充分伸展維持肌肉柔軟度。

有計畫地進行肌力強化及協調穩定訓練。通常可以採用單獨的旋轉肌的肌力訓練。內轉訓練肩胛下肌,外轉訓練棘下肌及小圓肌,外展訓練棘上肌,每天作三到五分鐘,長期做就會看到效果。

平衡上半身的肌力,也就是不要只加強做大動作的肌肉力量,擔任穩定功能的肌力也要加強。

避免在會造成肌腱受傷的關節角度上做肌力訓練 。

訓練養成正確的運動姿勢,避免肩夾擊症候群引發肌腱損傷。

急性肌腱炎應適度休息,利用手法加以處置,必要時輔以肌內效貼紮協助受傷肌肉盡早回復功能。慢性肌腱炎可利用高速震動槍,破壞陳舊的疤痕組織,促使組織活化再生。

臨床上發現,很多業餘的運動選手,過度從事胸肌以及肱二頭肌的重量訓練,卻忽略了強化肩胛穩定肌群(肩胛內收肌、闊背肌、前鋸肌等),試想:若這些肌肉無法扮演好穩定協調肩胛動作的角色,那麼重的手臂又怎麼可能以肩胛為基礎,做出流暢協調的動作、發揮最大的效能呢?

運動的目的還沒達到,肩帶早已疼痛不堪了。針對這樣的狀況,只要針對肩胛穩定肌群加以強化訓練、修正不當的運動姿勢(技巧的改變),症狀自然就可以改善了。

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

梨狀肌症候群→坐骨神經痛(臀部大腿酸痛)

梨狀肌症候群→坐骨神經痛(臀部大腿酸痛)

廣義簡述 General Considerations

  坐骨神經痛(Sciatica)是常見的神經痛之一, 但是引起坐骨神經痛卻有很多不同的原因: 位於臀部深層的梨狀肌,梨狀肌緊繃發炎(骨盆移位也會影響梨狀肌)常是造成坐骨神經痛問題的主角。


原理作用Mechanism

  梨狀肌附著於薦椎(Sacrum)側面至大腿股骨的大粗隆(Greater Trochanter), 位置大概是平時褲子的後方口袋處。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在行走時控制下肢(離地時外旋)及骨盆(著地時前旋)。因為坐骨神經本身會穿越(85%)或經過(因人而異)梨狀肌,因此梨狀肌本身如果受到拉傷、擠壓、痙攣緊繃時,便會磨擦及拉扯坐骨神經,引發坐骨神經痛等症狀, 而被稱為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

成因 Etiology

  造成梨狀肌症候群的可能性有: 肌肉受外力衝擊跌坐於地、坐姿時於後方口袋皮夾壓迫所導致、球類運動突然急停或扭轉骨盆或下肢之動作造成肌肉拉傷。另外不良的站姿、坐姿(翹腳)、行走姿勢都可能造成骨盆移位慢性形成梨狀肌症候群

臨床特徵 Clinical Features

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

1.臀部肌肉疼痛時常會牽連至大腿後方小腿側面
2.對於蹲著、坐著、起立或提舉物品有困難。
3.腰背疼痛但腰椎的活動正常。
4.解便會產生疼痛。
5.性行為時會產生疼痛。

鑑別診斷 Differential Diagnosis

  梨狀肌症候群常被誤診為椎間盤突出而引起的坐骨神經痛, 患者因此接受椎板切除手術,不論在臨床或醫療浪費成了醫療運作上最大的問題。

解決方法

分為非侵入性與侵入性:

非侵略性
侵略性
深層肌肉按摩 Trigger Point Therapy
臀部: 梨狀肌伸展運動(下肢內旋後伸展)
骨盆關節矯正

手術分離肌肉黏連 
止痛藥、消炎藥
麻醉注射(局部)
針灸
         



部份資料引用網路文章tw.myblog.yahoo.com/drchris.innate/article?mid=15&next=14&l=f&fid=5


  預防非常重要, 如果平時注意姿勢、運動前加強熱身習慣、常做伸展運動及減少受壓的機會(避免皮夾放於後方口袋)等, 都可以使我們遠離不必要的梨狀肌症候群所引起的坐骨神經痛。

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Microsoft HoloLens 全息顯示準系統 虛擬與現實融合為一

  近年,科技發展蓬勃,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科幻裝置陸續誕生, Microsoft 於剛剛進行的發佈大會上,除了發佈最新的 Windows 10 跨平台作業系統外,同時發佈一項以前只能於科幻片上看到的裝置 - HoloLens ,讓用家能透過該獨立系統與眼前的全息圖像進行互動、遊戲及視頻,甚至能進行工業設計,將虛擬及現實世界進行一步拉近至現實生活。

  現時市場上不同大型廠商亦開始著手於虛擬實景顯示領領域,如 Facebook 旗下的 Oculus DK2 、 Samsung Gear VR 、 Sony Project Morpheus 等等,用家帶上頭戴式設備即可完全進入虛擬世界當中,而 Microsoft 剛發佈的 HoloLens 與其他不同,其採用半透明全息投射物料,讓用家能置身現實與虛擬之間進行互動。

Hololens

  同時, Microsoft HoloLens 為獨立裝置,無需連接其他外部裝置進行投射,內建整套系統,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儲存空間及動態陀螺儀等等零組件,用家只需帶上即可使用,雖然與已經停止的 Google Glass 相似,但 HoloLens 所涉及的全息影像顯示更具前瞻性,蘊含巨大發展潛力。

  Microsoft HoloLens 得到多方面的認同, Forrester Research 分析師表示全息鏡的影響力深遠,加強人類及機器的交互,如同往日改變世界的重要科技產物滑鼠及 iPhone 一樣。而美國太空總署更表示將帶備 HoloLens 上火星進行實驗。據了解, Microsoft HoloLens 將於本年度正式登場。

Hololens
現實與虛擬世界融為一體
Hololens
為工業設計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