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QNAP 推出新一代輕量級虛擬化工具 Container Station

  為了讓用戶能善用 NAS 各方面的應用, QNAP 最新推出輕量級虛擬化技術 Container Station 軟體容器工作站,融合 LXC 和 Docker 縮短用家與虛擬技術間的隔閡,加上建立 Container 方式簡單容易並支援入門級的 NAS 型號,不受記憶體最小容量所限制,為用家的 NAS 提供雙倍附加價值。

  QNAP Container Station 軟體容器工作站為虛擬化技術與 NAS 的結合,在 NAS 上實現 Docker 輕量量化微型服務 Micro-services ,能以 LXC 執行完整的 Linux 虛擬機,並能整合線上市集 (Docker Hub Registry) 即時上下載眾多的應用程式,而且 Container 與主機共用系統核心,可獲得完整的運算效能。

  Container Station 提供兩款應用方式,用家可在 NAS 內以 LXC 執行完整的 Linux 虛擬機,能安裝 Ubuntu 、 Debian 、 Fedora 等 Linux 虛擬容器,提供有完整的作業系統功能。此外, Container 方便用家於線上搜尋需要的 Docker 應用程式,整合 Docker Hub Registry 線上市集入口,用家便可直接搜尋所需的應用程式,無論是資料庫、網頁伺服器、程式語言或開發工具等,點擊即可安裝並使用。

Container Station
QNAP Container Station 使用 LXC 建立 Linux 虛擬容器
Container Station
並可於線上搜尋用家需要的 Docker 應用程式

  在記憶體需求方面,單一 Container 最低僅需 64MB 記憶體,而單一的 NAS 只需 1GB 記憶體即能運行 Container Station ,讓 QNAP 入門機種的 TS-231+ 及 TS-431+ 等型號在 QTS 4.2 韌體亦可使用 Linux 虛擬機,安裝 Container 後即成為搭載 LXC + Docker 雙虛擬技術 ARM based NAS ,能直接安裝 Ubuntu 等虛擬作業系統並不受記憶體最小容量限制。

  安裝方式亦非常簡單,用家安裝 Container 後點選需要的影像檔案,包含使用 LXC 技術的完整作業系統與 Docker 微服務,按一下「建立」即會自動下載及安裝, Container 設定介面採用 QNAP 獨家的主動指令佈署功能,用家在選擇影像檔時,能自動偵測複雜的指令並轉為相對應的設定及自動幫用家填入,讓使用 Container 變得更簡單。

Container Station
Container Station 只需 64MB 的超低記憶體需求
Container Station
即使入門級 NAS 型號亦可使用虛擬技術

  針對安全方面,利用 Container 存取 NAS 或其他 Container ,或存取主機上裝置均能設定權限,限制 Container 存取的資料,亦能在 Container 內建立新資料夾、掛載 NAS 上共用資料夾,資料能以接近 bare metal 的速度回存 NAS ,用家更可掛載其他 Container 的資料夾,讓 Container 之間能共用資料。此外,用家能限制每個 Container 在主機上使用的 CPU/Memory ,並視覺化呈現主機與 Container 內資源的使用率。

  Container 提供無縫操作介面直接顯示 Container 的連結網頁,讓 Linux 用家更一目了了然。同時用家於使用過的 Container 可透過當中的匯出功能,將 Container 及其中的資料匯出到指定的共用資料夾,亦能從 PC 或共用資料夾將 Container 匯入,加上 QNAP 提供如 Ububtu 、 fedora 、 LibreOffice 、 Jenkins 、 Deluge 等的客製化 LXC/Docker 映像檔,圖形化的介面設計有效縮短用家與虛擬技術 (LXC/Docker) 間的隔閡,使用上更方便並可兼顧不同需求的 NAS 用家。

WeMo 智能LED照明入門套裝

  WeMo 新推出 「 WeMo 智能 LED 照明入門套裝」,讓用家可透過 WeMo 應用程式隨時隨地操控每一個已連接的智能 LED ,而且安裝簡單容易,燈泡壽命長達 23 年之久,提供 60W 光亮度,配合兼容 iOS 及 Android 的 WeMo 應用程式,能讓用家打開手機或平板即可進行全屋的光源開關及光暗操控,只需在客廳、睡房、洗手間、花園、露台或天台等裝上 WeMo LED 燈泡,日後無需找實體燈制亦能進行開關。
智能家居必備照明裝置 實現高科技生活品味


  WeMo LED 照明入門套裝提供完整配套讓用家買回家後立刻能設定使用,套裝包括 WeMo Link 訊號收發器及智能燈膽兩組。當中 WeMo Link 訊號收發器外觀設計得體,以全白色方形及英式方腳插座設計,機面配有 LED 指示燈讓用家了解系統狀態,而前側備有重設按鍵,用家按下五秒可令系統自動重置。

WeMo LED

  另外, WeMo LED 照明入門套裝附帶的兩枚智能燈膽,其接頭採用 A19 傳統制式,大部份家居亦能使用。同時,兩組智能燈膽提供 800 流明的光亮度,因採用 LED 照明技術的關係,功耗只需 10W 即能提供傳統 60W 鎢絲燈膽的光亮度,而且發出的熱能大幅減低,室內溫度有效降低。

  另一方面,其色溫柔和提供 3,058K (3,000K) 色調,其介乎於正白光及暖白間之間,令房間光亮外,亦不失溫暖的格調。照明系統最著重的是使用壽命的長短,作為主要照明系統, WeMo LED 智能燈膽經過測試,其使用壽命可達 23 年,當然並不是以不斷電長著的情況下測試,而是以每天開啟 3 小時為標準。若以每天開啟 6 小時來計算,亦能用上十多年的壽命。

WeMo LEDWeMo LED
( 左 )WeMo Link 機面備有狀態指示燈 ( 右 ) 入門套提供兩組智能燈膽
WeMo LEDWeMo LED

安裝教學:

  WeMo LED 照明入門套裝包括 WeMo Link 訊號收發器及智能 LED 燈膽兩組,其整個安裝設定十分簡單。用家第一步先將 WeMo Link 訊號收發器插入電源及將智能 LED 燈膽置入燈座上,令兩者互通互連,以及於行動裝置中下載 WeMo 智能操控應用程式。

  第二步驟按下 WeMo Link Restore 重置鍵五秒重設所有設定,此外重設智能燈膽的設定 ( 開 - 關 1 秒 - 開 4 秒 - 關 1 秒   - 開 4 秒 - 關 1 秒 - 開 ) ,成功重設後,智能燈泡將會閃動。之後開啟行動裝置的 WiFi ,搜尋 WeMo Link 的 SSID 名稱,並將行動裝置連上 WeMo Link 。

WeMo LED LigthingWeMo LED Ligthing
安裝簡易、初次使用亦能快速設定
WeMo LED LigthingWeMo LED Ligthing
( 左 ) 每組智能燈膽亦內建 WiFi 晶片 ( 右 ) 提供手動或根據不同情景自動開關
WeMo LED LIGHTING STARTERWeMo LED LIGHTING STARTER
WeMo 程式能根據不同地的日出日落時間自動操控照明系統

  第三步驟於行動裝置中的 WeMo 程式內將 WeMo Link 及路由器互相連結。之後,將行動裝置連接同一個網絡上,當系統連線後,將會自動掃瞄已連接的 WeMo 裝置,如圖中安裝了兩組智能燈膽。

  第四步驟, WeMo 版面列出的不同燈泡能提供開關、 1-100% 光暗度、睡眠時間調校 (Sleep Fader) 。另外,於版面的右下角可設定不同規則,例如可將燈泡根據每天日出日落自動開關,而且能以漸亮漸暗的方式讓用家更易接受,於日落時開啟,日出時自動關閉,省電節能。

 WeMo Link 狀態指示燈燈光效果
起始 / 連接中綠光閃動700ms 亮、 700ms 關、直至狀態有變
已連線綠光長著保持 30 秒後自動關閉
運作中無燈號無燈號
連線不穩橙光長著問題持續
無連線橙光閃動700ms 亮、 700ms 關
設定模式綠光、橙光相間閃動700ms 綠光、 700ms 橙光直至設定完
固件更新綠光閃動700ms 亮、 700ms 關、直至狀態有變


查詢電話: 36694133

建議零售價: WeMo 智能 LED 入門套裝: HK$1,098 :及 WeMo 智能 LED 照明燈膽建議零售價: HK$348

  WeMo 近年積極開發智能家居產,繼之前的 WeMo Switc 、 WeMo sight ,以及 NetCam 等等產品整合智能家居系統,現推出更常用的 WeMo LED 照明入門套裝,令用家更為方便於室內室外對家中的照明系統進行操作,入門套裝包括了收發器及兩個智能燈泡,日後用家可自行添購更多智能燈泡於不同地方使用,最高更可支援 50 個智能燈泡,可於 WeMo 應用程式內進行個別調校或組成群組調校。並能配合 WeMo 動作感應器使用,特別家中有老人或小童時,設於洗手間門外隨時亮起,照顧一家人不同需求。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Nokia 又傳重回手機平板市場

  Nokia 經典品牌深入民心,由功能手機年代的皇者地位淪落到智能手機年代因財困被迫壯士斷臂,將旗下裝置及服務業務連同過百項專利售給 Microsoft ,重整內部財政,密謀東山再起。

  近日, Nokia CEO Rajeev Suri 於外媒訪問中透露 Nokia 手機的未來去向,指出 Nokia 於 2013 年售予 Microsoft 的裝置及服務業務的授權協議將於 2016 年底完結, Nokia 可重新推出自家品牌名稱的智能手機,由 Nokia 進行產品設計,並伙拍不同代工生產商進行量產。

  其實現時 Nokia 已進行相同的品牌策略,暫時由代工生產商製造平板電腦,並冠以 Nokia 品牌商標,保持市場僅有的曝光率,以圖日後重返市場時,能更順利打開市場大門。相信 Nokia 重返智能裝置市場後會痛定思痛,除了很大機會會全面轉用 Android 作業系統迎合市場外,亦會像功能手機年代一樣推出多項創新功能 Nokia 粉絲的忠誠。

NOKIA

Kingston USB3.1 Type C+Type A 雙重連接埠 DataTraveler microDuo 3C

  為迎合新一代 USB3.1 傳輸介面的需求, Kingston 最新推出首款 DataTraveler microDuo 3C 迷你兩用 USB 隨身碟,具有 USB Type-A (3.1 、 3.0 、 2.0) 及 USB Type-C 雙重連接埠,提供高達 100MB 及 15MB 讀寫速度,為具備 Type-C 連接埠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 PC 及 Mac 電腦提供額外儲存空間。

  Kingston DataTraveler microDuo 3C 迷你兩用 USB 隨身碟針對新一代 USB3.1 傳輸介面而設,外型設計源於去年推出的 DataTraveler microDuo 2.0/3.0 OTG 隨身碟,提供二個 USB 連接埠,一邊為 USB Type-C 接口,正反兩面皆可插入,而另一邊則為傳統的 USB Type-A 接口,能夠同時兼容 USB3.1 、 USB3.0 、 USB2.0 等介面。

  DataTraveler microDuo 3C 的尺寸為 29.94 x 16.60 x 8.44mm ,提供 16GB 、 32GB 、 64GB 容量選擇。傳輸速度方面,官方資料指出 16GB 容量讀寫速度為 100MB/s 讀取及 10MB/s 寫入, 32GB 及 64GB 容量的讀寫速度則同樣為 100MB/s 讀取及 15MB/s 寫入。

DataTraveler microDuo 3CDataTraveler microDuo 3C
Kingston DataTraveler microDuo 3C USB 隨身碟提供 USB Type-A 及 USB Type-C 接口

  另一款同樣針對 USB3.1 介面的 DataTraveler Micro 3.1 USB 隨身碟,尺寸只有 24.95 x 12.2 x 4.5mm ,採用小巧無蓋式設計及內置安全鎖孔,能向下兼容 USB3.0 及 USB2.0 介面,並備有 16GB 、 32GB 、 64GB 三款容量選擇。速度方面與 DataTraveler microDuo 3C 無異,官方資料指出 16GB 容量讀寫速度為 100MB/s 讀取及 10MB/s 寫入, 32GB 及 64GB 容量的讀寫速度則同樣為 100MB/s 讀取及 15MB/s 寫入。

  據 Kingston 表示, DataTraveler microDuo 3C USB 隨身碟及 DataTraveler Micro 3.1 USB 隨身碟均享有五年保固服務,新品即將於香港上市,售價有待官方公佈。

更多有關 Kingston 資訊請瀏覽 Facebook 專頁:

DataTraveler Micro 3.1 USB
Kingston DataTraveler Micro 3.1 USB 隨身碟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Iron Man 限量版 Galaxy S6 edge 售價 HK$8,888

  由美國著名漫畫公司 Marvel Entertainment LLC 製作的「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於全球票房高收,其中一角鐵甲奇俠 Iron Man 同樣大受歡迎, Samsung 最近特別夥拍 Marvel 推出鐵甲奇俠 Iron Man 限量版 Galaxy S6 edge ,將於 6 月在香港限量發售 388 部,售價為 HK$8,888 ,一眾 Iron Man 粉絲們勢必搶購。

  Samsung Galaxy S6 edge 鐵甲奇俠限量版套裝加入 Iron Man 的特徵,手機用上亮麗紅色及金色的鐵甲奇俠的主題,其他內建配備與普通版本的 Galaxy S6 edge 無異,配備 Enynos 7420 8 核心處理器、 3GB LPDDR4 記憶體、 5.1 吋 AMOLED 屏幕、最高 2560x1440 解像度、 1,600 萬像素後置鏡頭等,但鐵甲奇俠限量版只提供 64GB 儲存容量選擇。

  鐵甲奇俠限量版套裝除了鐵甲奇俠主題的 Galaxy S6 edge 手機外,亦附連造型相配的無線充電板及專用透明保護殼,讓手機外型更顯時尚獨特。

Galaxy S6 edge Iron Man Limited
Samsung 推出鐵甲奇俠限量版 Galaxy S6 edge 手機套裝

  據 Samsung 表示,鐵甲奇俠限量版 Galaxy S6 edge 套裝將於 6 月在香港推出,限量發售 388 部,建議零售價為 HK$8,888 。必須注意的是,由於手機只限量發售 388 部,用家需於指定日期於網上填寫登記表格參加抽籤,獲中籤的參加者方有機會購買限量版套裝。

鐵甲奇俠限量版 Galaxy S6 edge 套裝購買詳情
第一階段:Samsung ClubS 特選客戶於 06 月 03 日,將優先收到電郵通知及登記購買鐵甲奇俠限量版 Galaxy S6 edge 套裝詳情,名額只限 100 名,先到先得。 ( 首 20 名成功登記及購買鐵甲奇俠限量版 Galaxy S6 edge 套裝之特選客戶,可同時送贈電影主題裝備箱一個。 )

第二階段:公開發售將於 6 月 15 日開始,如欲購買之顧客*,可於 6 月 15 日 至 6 月 30 日 期間填寫網上登記表格參與抽籤,中籤者屆時會收到電郵通知購買詳情,並到指定 Samsung Partnershop 店舖購買。未能收到電郵者則等同未能中籤,不會另作通知,詳細抽籤條款請參閱登記表格。

* 每位顧客必須成為 Samsung ClubS 會員方可參與抽籤,有關購買詳情請於 6 月 10 日瀏覽:http://www.samsung.com/hk/clubs/

Galaxy S6 edge Iron Man LimitedGalaxy S6 edge Iron Man Limited
另推出 Galaxy S6 復仇者聯盟版透明保護殼 HK$258 ( 左 ) 及美國隊長盾牌造型無線充電板 HK$448

中銀銀聯雙幣信用卡客戶專享全港旅行社5%簽賬獎賞‏

English

HTC One M9+ 香港地區發佈

  HTC 於 2015 年頻頻發佈旗艦級智能手機,繼早於 3 月初發佈了 One M9 旗艦機後,於 4 月初隨即發佈另一款 One M9 加強版 - 「 One M9+ 」,主要將屏幕由 1080p 升級至 2K 屏幕、加設 Duo Camera 拍攝系統及指紋辨識系統,整體功能增加,但效能據早前評測軟件對照, One M9+ 的效能則不及 One M9 ,而兩者定價相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HTC 27 日正式於香港地區發佈 One M9+ 旗艦機,其採用 MediaTek  MT6795 2.2Ghz 64-bit 八核心處理器、 3GB RAM 及 32GB ROM ,與 One M9 採用的 Qualcomm Snapdragon 810 64-bit 八核心於系統及圖像處理效能有所不同,據 Antutu 數據庫顯示, M9 得分約 56,000 分,而 M9+ 約為 39000 分,分數上有一定差距,當然此分數僅供參考,實際操作仍能保持順暢最為重要。

M9+

  雖然 M9+ 改用了處理器,但功能上提升,增強用家體驗, One M9+ 換上 5.2 吋 2K 屏幕,畫質提升至 2560 x 1440 解像度,比 One M9 增大 0.2 吋,但耗電量亦相對增加,減低了 2840 mAh 鋰電池的電池續航力。同時, 該機亦設有 HTC BoomSound 雙前置立體聲喇叭、擴音晶片及 Dolby Audio 環迴音效技術, 2K 大屏幕加上優化音效系統,打機睇戲亦能得到高質效果。

  另外, One M9+ 採用 2000 萬像素後置鏡頭及 Ultra-Pixel 自拍鏡頭,加上搭配 Duo Camera 於機背,加強用家使用先拍後對焦的拍攝功能,而前置 Ultra-Pixel 鏡頭對於低光情況下拍攝光度充足的相片。機身設計沿用 One 系列金屬一體化外殼及配色機邊框,機面下方首次加入實體鍵,並提供指紋辨識功能,用於快速解鎖及電子支付等功能。

  據 HTC 表示, HTC One M9+ 建議零售價為 HK$5,998 ,於 6 月初香港地區發售。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Sony Xerpia Z3+ 正式香港發佈

  輕量升級的 Sony 年度旗艦級智能手機 Xperia Z3+ 正式於 28 日香港地區發佈, Sony 特別為該機舉辦發佈會及技術交流會進一步推廣不同特點,當中重點介紹屏幕、音效及機身等特色,雖然外觀與 Xperia Z3 十分相似,但內建功能強化不少。

  Sony Xperia Z3+ 外型與上代 Xperia Z3 近乎一樣,採用強化玻璃覆蓋機身底面,以金屬邊框包圍機邊,機身的顏色能於不同角度呈現不同色澤,令機身更特色,其尺吋為 46.3 x 71.9 x 6.9 mm ,重量為 144g ,歷來最為輕薄。而且依然支援 IPX68 防水防塵功能,而且令代 Micro-USB 接口位不用防水蓋覆蓋,充電或傳輸資時更為方便。

  同時, Xperia Z3+ 配備 Qualcomm Snapdragon 810 八核心 64bit 處理器 、 3GB RAM ,並支援 32GB ROM 及 128GB 記憶卡,效能及處理圖像能力優異 。 Xperia Z3+ 提供單卡版及雙卡版本,分別提供 LTE Cat 6 及 LTE Cat 4 高速數據傳輸制式,加強效能。

Xperia Z3+
Sony Xperia Z3+ 機身較小、能單手操作
Xperia Z3+Xperia Z3+
( 左 ) 機背特料特殊、呈現不同變化 ( 右 )SIM 及 SD 卡位於機身左上方
Xperia Z3+Xperia Z3+
( 左 ) 厚度僅 6.9mm ( 右 ) 金屬邊框圓角設計

  同時,其採用 5.2 吋 1080p 屏幕,支援 TRILUMINOS Display for mobile 、 Live Colour LED 顏色活現技術及 X-Reality for mobile 顯示引擎,屏幕質素十分細緻自然,光度充足。另外,內建的 2,930mAh 鋰電池配合省電技術可使用 2 天,並備有 Qualcomm Quick Charge 2.0 技術,配合專用充電器充電 45 分鐘可用上一天。

  拍攝鏡頭 Xperia Z3+ 採用 2000 萬像素 CyberShot 主鏡頭,配合 1/2.3 吋 Exmor RS 感光原件及 Binoz 影像處理器,前鏡頭則採用 500 萬像素鏡頭,與市場上主流的旗艦相若。音訊方面,亦加入「 LDAC 」音效傳輸技術,其主要優化藍芽傳輸壓縮技術,所提供的音訊數據傳輸比率比一般的藍芽傳輸技術高出三倍的效率,能輸出更高質素音效。而且系統能自動偵測任何品牌的耳機屬性,讓耳機能發揮最佳音效。

據 Sony 表示, Sony Xperia Z3+ 建議零售價為 HK$5,698 ,提供藍、金、黑及白四種色調,將於六月正式發售。

Xperia Z3+Xperia Z3+

Google I/O 2015 多項重要更新

  Google 於 I/O 2015 開發者年度大會上除了發佈極受用家關注的 Android M 流動裝置系統外,旗下的 Android Wear 、 IoT Brillo 系統、   Cloud Messaging 通訊系統及 VR 虛擬裝置的更新,全方位優化 Google 整個生態系統。

  I/O 2014 大會上 Google 正式發佈 Android Wear 作業系統,今届 Android Wear 系統針對用家使用體驗加入多項全新功能,包括 Always-on App 功能、 WiFi 傳輸功能、手寫表情符號輸入功能、動感操控等等。此外, Google 亦宣佈己經與 400 家廠商及 4000 多款相關產品上應用,多間汽車生產商如 Audi 、 Honda 等等亦於列表內。

GOOGLE IO 2015
GOOGLE IO 2015GOOGLE IO 2015

  同時,針對物聯網開發的 Brillo 作業系統,與 Andriod Wear 同樣建基於 Android 流動作業系統,其最大優點能互相整合組成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多方位滲入用家生活,擴大 Google 帝國的版圖。同時, Google 亦為物聯網裝置通訊協定 - Weave ,為物聯網制訂最新通訊協定。  

  另一方面, Google 進一步侵佔對手 Apple 系統領均,旗下的 Cloud Messaging 訊息服務最新支援 Apple iOS 平台,讓用家能透過 Cloud Messaging 於兩大平台上互通訊息,並包括 Chrome 網頁瀏覽器上使用,橫跨大部份主流平台。

 Android 開發工具亦更新至 1.3 開發預覽版,支援 C 及 C++ 編寫語言,讓用家能採用 JAVA 及 C++ 同時開發應用程式,並推出 Polymer 及 Cloud Test Lab 優化開發者於介面及雲端兩方面的開發技術。

  此外,上年度令開發者感到有趣的 VR Cardboard 裝置亦獲得升級,更新版跨平台支採 iOS 系統,讓 Apple 用家亦能透過 Google 的產品進行虛擬實境功能。為提供更佳的 VR 拍攝效果, Google 推出了 Jump 拍攝裝置,與 Samsung 早前發佈的「 Project Beyond 」同樣能全方位拍攝影像,但 Jump 主要外接 16 部 GoPro 攝錄機,並環形組成 VR 拍攝系統,所拍攝的影片能於 Youtube 上播放玩味十足。

GOOGLE IO 2015